本整治工程需对某高铁上行100m范围进行抬升整治,最大抬升量33.7mm,对其中62.4m进行纠偏整治,最大纠偏11.8mm。
(1)xx公司《xxx无砟轨道抬升纠偏整治工程(非达速区段)施工图设计方案》
(2)《高速铁路线路维修规则》(TG/GW115-2023);
(3)《铁路线路修理规则》(铁运[2006]146号);
(4)高效发泡树脂材料性能特性和施工技术要求;
(5)现场踏勘调查的有关资料;
(6)铁路线路施工安全管理相关规定:
(7)《高速铁路工务安全规则》(铁运〔2014〕170号);
(8)《高速铁路工程动态验收技术规范》(TB10761-2013)。
根据现场轨道沉降偏移情况,结合无砟轨道结构抬升纠偏整治特点,采用气垫解离纠偏+注胶抬升的方案对沉降和偏移整治,以优化线形、改善平顺性、满足列车舒适度要求为目标,该区段无砟轨道注胶抬升线形与纠偏线形分别如图所示。
图 1上行平面偏移线形图
图 2上行沉降线形图
详细施工工序如下:轨道平面及高程测量→封闭层切割、凿除→作业槽开挖及限位墩浇筑→轨道抬升及纠偏→化学注浆抬升→注浆填充→支承层、封闭层及嵌缝修复→轨道精调。
(3)全站仪架设在测量小车上,每100m左右采用前后各两对CPIII进行非整平设备,精度需满足施工要求。
(4)推行惯导轨道测量仪,按照设备操作方法,快速完成轨道测量作业。
(5)整个整治项目中,需要多次对轨道平面及高程进行测量,每次测量起终点以及采用的CPIII点数量、点号均相同,以保证测量精度。
图 3惯导轨道测量仪轨道平面及高程测量
抬升及纠偏过程中,采用全站仪对纠偏量进行精确控制;采用电子水准仪对抬升量进行精确控制,以保证纠偏及抬升达到预期目标。
图 4电子水准仪抬升精准控制
本项目中未选用轨道几何状态测量仪进行纠偏及抬升精准控制,只要是考虑现场施工震动及人员频繁活动作业,对测量精度及效率产生影响。
图 5轨道几何状态测量仪(非本项目作业图)
抬升纠偏后对轨道进行复测,并根据轨道模拟调整方案及实际情况对轨道进行精调,精调后再次对轨道进行精测,务必保证整治区段前后线路平顺性。
图 6抬升纠偏后轨道复测数据模拟调整方案
纠偏施工完成后,对线路进行精调,线路几何尺寸满足速度250(不含)~350km/h线路轨道静态几何尺寸容许偏差管理值(作业验收),具体要求见下表。
图 7无砟轨道静态几何尺寸容许偏差值管理表
轨道抬升纠偏整治工程过程中,使用惯导轨道测量仪多次对轨道平面及高程形状进行了精测,其测量成果如下图所示。
图 8惯导轨道测量仪轨道平面及高程偏差对比图
本文档仅从测量的角度,对本抬升纠偏整治工程进行了简要介绍,重点突出惯导轨道测量仪在抬升纠偏整治工程中测量效率的卓越优势,旨在提供一种抬升纠偏整治工程中快速测量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