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来源于精密工程与工业测量 ,作者精密工程与工业测量
一起学监测。
根据《测绘技术设计规定》,在进行测绘项目技术设计前需要对测区进行现场踏勘,并根据踏勘情况汇总整理成踏勘报告。
踏勘报告是测绘项目技术设计的基础性文件。在未进行现场踏勘的情况下,测绘技术设计人员很难对测区的实际情况有所了解,无法准确评估测绘项目实施的难度,会对测绘项目的设计带来很大的困难,不利于将来测绘项目的实施。
针对特定的测绘项目,如何更高效的进行现场踏勘、收集足够的资料以供专业技术人员使用呢?
1
明确任务
在进行现场踏勘前,准确了解将要进行的测绘项目属于哪种类型:是矿山测量还是地形图测绘;需要准确明白测绘任务的要求:如坐标系、比例尺、成果资料等。
对于特定测绘项目的踏勘,需要知道测绘项目技术设计需要哪些资料:如工程测量中变形监测项目的技术设计,一般应包含如下内容:
工程概况:项目背景、项目资料、监测目的及要求;
监测项目:监测方法、监测设备、测点布设及监测周期;
辅助系统:供电、通讯、防雷、监控中心;
监测成果:数据、图形、报表、预警等。
变形监测技术方案的设计需要根据变形体的特点、变形类型、任务要求以及测区条件进行施测方案设计,确定变形测量的内容、精度级别、基准点与变形点布设方案、观测周期、观察方法和仪器设备、 数据处理分析方法、 提交变形成果内容等, 编写技术设计书或实施方案。
2
资料搜集
针对具体的测绘项目,需要尽可能的收集测区的相关资料。资料来源多种多样,可以是由业主提供的测区情况,如地形图、设计资料、勘察报告、环境评价、安全评价等。也可以是通过互联网查询的测区自然经济状况,需要特别注意的是,通过网络搜索的资料现势性一般不足,只能用来参考,结合具体项目信息来进行甄选。
根据《测绘技术设计规定》,在现场踏勘过程中,应搜集的资料应包括如下内容:
3
现场踏勘
在结合已有资料的前提下,进行现场踏勘可以有效的了解测绘工程项目现场的实际情况。
在踏勘时随身携带地形图、笔记本等,边走边记录。为了便于整理,可以通过智能手机安装的各类地图软件记录现场行进的路线。
在踏勘的过程中遇到需要重点掌握的情况及时进行拍照或录像。在有当地向导的情况下需要详细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询问当地气候变化情况,对当地的劳动力工资水平有基本的了解。
如因特殊情况无法抵达测绘工程现场时,可以通过照片、视频等资料直观的了解现场的实际情况。现场照片很容易获取,且可以在多个位置及多个角度来拍摄照片从而全方位的反应测绘工程现场的实际情况。
在手机开启了定位且给了相机获取位置信息的权限,照片还可以提供额外的位置信息。利用照片原图可以获取拍摄地点的经纬度信息,可将位置信息和地图软件结合使用,从而发掘更多的信息。
如可借助GOOGLE EARTH来量取工程项目的长度、面积等信息,还可以获取路径上各个点的高程变化情况。
通过GOOGLE EARTH上量取得到的数据准确性不高,可以作为资料缺失情况下的补充内容,用来进行初步设计及前期沟通。
4
信息补充
踏勘人员经过一天的忙碌后需要尽快将现场踏勘的情况进行整理和资料汇总,否则时间一长可能会遗漏部分信息,现场踏勘的工作效果会大打折扣。
资料汇总包括现场踏勘情况的汇总,如踏勘路线、范围等,可以通过专用的表格快速加以记录。
对于在客户现场搜集的文件性资料,如测区地形图、技术设计书等,应根据项目情况分门别类加以整理。除了存放在电脑上以外还应通过U盘、网盘等形式加以备份,以防止资料丢失。
5
形成报告
根据外业测绘任务的具体内容和特点,踏勘报告可包括以下内容:
完善的踏勘报告可以帮助测绘技术设计人员更迅速的完成技术书,详细的现场资料对于测绘项目进度评估、项目质量提升以及项目成本控制具有重大的作用。
鸣谢
上述图文均由公众号:
“精密工程与工业测量” 提供